2013年10月23日星期三

精武华小校地事件的深思


吉隆坡精武华小徵地事件峰迴路转,终於有个解决方案。华社高度关注征地事件,乃担心会影响到更多的华小,也有华教领导人把此事归咎於政府不公平对待华小。其实,校地主权问题不只涉及华小,其他源流学校也面对同样的问题,例如最近关丹圣多默国小就面对教会索回校地的问题。

2005年发生檳城新中华小被逼迁后,华小校地主权问题曾一度引起华社的关注,马华公会当时更是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来收集全国华小校地的资料,可惜这份校地资料相当俱全的报告於2008年10月公佈后,隨之而来的党爭使到马华上下根本无暇对华小校地问题採取进一步的后续行动。

无论如何,这份校地调查报告还是华社重要的参考文件,以作为处理华小校地问题的依据。报告显示,全国411所全津贴华小的校地拥有权共归类为11种,除了教育部,还包括州政府、其他政府部门等。而全国879所半津贴华小的校地拥有权的归类则高达17种,包括董事会,社团、庙宇等,一些情况不详,甚至还有逾百所华小的校地是没有献地承诺或相关文件来证实校地已捐献给华小。

笨珍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陈亚栋曾说出其隱忧,以往献地者只是口头承诺,没有白纸黑字,一些地契甚至不在校方手中,隨著土地价格暴涨,学校可能隨时面对献地者的后裔收回校地,而上演类似精武华小事件。可见华小校地主权错综复杂,也是一颗计时炸弹。近期马六甲也有一所华小与庙宇因校地问题而起衝突,因此,华社不能以为只有政府机构会与华小出现校地主权纷爭,尚有许多其他华小校地的地主可在合法的情况下有权拿回属於自己的土地。

《2013-2025年教育蓝图》建议半津学校土地的业主让教育部长期租凭或与教育部直接签订合约,使教育部在不须要业主转换拥有权的情况下,拥有使用校地信託权。教育部也阐明在落实这项计划前,会特別关注和维持半津学校现有的管理机构、特徵和传承。笔者认为,华教组织不应先入为主,认为这项建议是在企图侵犯华小权益。事实上,华教组织应採取主动,对华小校地主权问题向教育部提出看法和建议,並进行商討,一劳永逸解决华小校地的问题,以免將来又发生校地被地主索回的事件。未雨绸繆,这才是维护华小权益的途径。

《星洲日报》言路版   2013年10月24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