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星期二

微型華小搬遷的疑慮

森州務大臣莫哈末哈山早前表示,州政府將幫助峇都依淡華小搬遷,讓該校在州政府的地段先建校,過後才取地,他形容這是“抄捷徑”的做法,因為正常手續可能耗時3到6個月。州務大臣如此勞心費力,想法設法來幫助峇小遷校,華社固然會銘記心中。不過,筆者心中還是存有疑惑。眾所周知,官員辦事,最愛講究程序,否則不處理,因此,所謂的“抄捷徑”,就不知是否符合官員所謂的依法行事?更重要的是,教育部是否認同這樣的做法?

筆者會有如此疑問,不外是想到不久前柔佛居鑾培智華小搬遷的辛酸史。堂皇的新校舍建好了,大家滿懷歡喜等待新校舍的啟用,然而,問題卻來了,沒有遷校准證、沒有入伙紙,到最後只好回到原點,根據原來的計劃搬遷到新山的另外一個地區,而建好的校舍就保留給另一所同樣也叫做培智的微型華小,這應是華小遷校史上前所未有的記錄。其實,柔佛兩所培智華小的搬遷,何嘗也不是一種“抄捷徑”的做法,建校委員會忙忙碌碌,到最後卻是一場歡喜一場空。可見官方辦事,一切還是要根據程序。培智的例子,峇小不能不引以為鑒。

不管是峇小還是培智華小,遷校過程一波三折,華社看在眼裡,痛在心裡,為何微型華小搬遷總是令華社太沉重,更何況面對問題的不是區區三兩所微型華小。我們忘不了等了兩屆大選還是等不到校地的昔加末中央華小,也不會忘記檳城明德正校等了10年,有了校地,現在卻是長滿野草,讓牛只啃食。華社以搬遷微型華小來取代增建新華小的訴求,算是退而求次,但是,遷校的種種困難,如何讓人信服於各源流學校都是國家教育主流,是國家教育資產的言論?

華教問題是政治問題,微型華小搬遷是華教問題的一部分,那就必須回到政治管道去解決。然而,當前馬華諸位領導人為了黨爭而忙得不亦樂乎,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和空間來實實在在地為華社服務。至於董教總等華團,在秉持“超越政黨,不超越政治”的局限下,也只能扮演督促政府公平合理對待華教的角色,無法發揮政治的影響力。

如此一來,微型華小怎麼辦?看起來目前也唯有靠董家教苦撐,以免本身的學校因沒有學生來源而被迫停辦。所幸微型華小董家教裡邊有不少像峇小家協主席李繼石的這樣一個華教人物,不求名,也不求利,微型華小才能繼續維持。維護華教薪火相傳的重任上,他們一點都不平凡,也功不可沒。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南方客• 2010年2月7日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1344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